
编者按:10月31日下午万利配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5年秋季学期第4场省级教研活动在肇庆市第十六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基于CSMS促进市域小学数学‘教·学·研’循证探索”为主题,通过专题分享与教研沙龙等形式,共同探索数字化教研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承办,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小学数学学科教研项目(肇庆)和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协办。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副研究员张林静,肇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吉涛,肇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吴晓,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麦丽华等,肇庆市各区县小学数学教研员、各项目校代表、数字教研导师和实验学校教师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加活动,其中主会场和分会场共有超过1200人参加,线上观摩近2500人次。

李吉涛在致辞中介绍了肇庆市CSMS项目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全市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习新课标与教育数字化政策要求,积极推动CSMS工具及循证方法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持续优化教学设计与数字化教研资源共享机制,助力肇庆市小学数学教育实现全域优质均衡发展。
万利配资
活动设置多场专题分享环节,聚焦数字教研实践与教师成长。
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李伟聪老师分享的《三阶段·五步骤·五环节:基于CSMS促进市域小学数学“教·学·研”循证探索》,搭建了市域小学数学教研的系统结构,为区域教研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曾枢礼老师带来分享《CSMS数据循证的校本教研变革之路》,呈现了校本教研在CSMS数据支持下的变革路径,解锁数据循证的校本教研万利配资,让教研更加精准。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梁家裕老师的专题分享聚焦“学生参与”,与学生共读CSMS数据,帮助学生客观认识不足。他鼓励学生为课堂出谋划策,给老师提建议,帮助学生改正课堂不足,实现学习行为转型。
肇庆市汇星小学吴玉云老师结合自身实践凝练出“三转三促”模型,通过数据解读,清晰展现了CSMS如何推动教师行为转型,实现教师行为从简单的“教”到真正“教会”的转变。
肇庆中学附属小学赖矜谕老师分享的《基于CSMS提升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让我们看到CSMS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所起到的“加速器”作用,帮助新教师迅速站稳讲堂。
教研沙龙环节由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炎鑫主持。7位嘉宾围绕“CSMS赋能教学评价与促进教师成长”主题,聚焦“好课生成”“教研转型”与“教师成长”三大话题深入交流,通过一线真实案例,深入交流了CSMS如何以数据为镜,精准诊断教学行为,推动校本教研从“经验主导”迈向“实证驱动”,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

李海东副院长在活动总结中系统梳理了本次教研工作的主要特点,指出本次活动体现出四方面显著特征:一是数据搭台、教研唱戏,循证探索求实效;二是人机联研、即时改进,校本教研谋变革;三是学生参与、共建共享,师生共赢促发展;四是数据驱动、教学转型,教师成长另辟蹊径。围绕下一阶段工作,他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注重顶层设计,让有组织教研进入数字时代;二要聚焦教师成长,让有数据研究成为发展动力;三要关注育人成效,让有学生的参与成为课堂常态。

本次教研活动是广东省基础教育领域一次具有示范意义的深度探索,集中展示了肇庆市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小学数学学科教研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现了数据驱动下教学改革的可行路径,不仅为全省教师提供了可复制的CSMS教研模式,也为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万利配资
金港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